胃痛是胃病病人較常見的癥狀。大多由于病變部位受局部炎癥或胃酸的刺激,引起胃壁平滑肌痙攣、胃內壓增高和肌纖維緊張度增強,使病變部位的神經感受器受到刺激,因而發(fā)生痛感。誘發(fā)胃痛的原因多種多樣,常見的有感受風寒、飲酒、吸煙、飲食生冷、饑飽失時,暴飲暴食、服食對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和藥品或是情緒激動、過度疲勞等。那么,中醫(yī)認為導致胃痛的原因有哪些呢?
一、胃寒痛
胃寒痛證見喜手按熱飲,痛時持續(xù),伴吐清水,胃寒,手足冷,脈沉遲,舌苔白膩。中焦受寒所致,屬實證,治宜溫中散寒,方用厚樸溫中湯。兼飲食不慎,寒食交阻,疼痛加劇者,酌加神曲、山楂等以消食滯。胃寒痛如惡寒或嘔吐白沫,宜用桂枝,不宜用紫蘇。紫蘇行氣寬中,可用治脾胃氣滯,胸悶、惡心嘔吐等,但偏重于風寒解表,不若桂枝通陽化氣,治里虛寒證較適宜。
二、胃氣痛
胃氣痛多因飲食所傷,胃氣阻滯引起。證見胃脘脹痛,胸悶痞塞,得噯氣則舒,或伴腹脹,大便困難,脈多弦滑。治宜行氣散滯,常用香砂枳術丸。較重者結合用沉箱降氣散。胃氣痛多由肝氣引起,惱怒之后,肝氣橫逆犯胃,常見脅滿脹痛,時有太息。治宜疏肝健脾和胃,方用柴胡疏肝散或調氣散。凡肝氣引起的胃痛,經久不愈,極易化火,治宜宣泄苦降,方用化肝煎合左金丸。推選閱讀 如何預防急性胃炎
三、胃虛痛
胃虛痛證見空腹痛,得食或得溫則緩解,伴泛酸胃寒喜暖,舌質淡,苔薄白,脈沉細無力或虛弦。此證與脾關系密切。因胃主納,脾主運;胃宜降,脾宜升;胃喜涼,脾喜溫;胃當通,脾當守,兩者作用不同,但相互為用。胃虛痛,其病機偏重于脾氣虛寒,治宜黃芪建中湯溫養(yǎng)中氣。推選閱讀 哪些不良習慣較傷胃
以上是關于“中醫(yī)認為導致胃痛的原因有哪些”的介紹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(yī)療的依據(jù),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就診醫(yī)生的指導。如果您還有想要了解的情況,可以點擊我們的在線客服,我們的在線客服會給您較專業(yè),較詳細的解答,或是撥打我們的24小時康覆熱線0594-5566666,與醫(yī)生一對一詳解。